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定分止争】调解化干戈 兄弟重归好——一纸承包费背后的法治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3 15:43:48


手足之情,本是世间最珍贵的亲情纽带,却有时会因生活琐事产生裂痕。近日,城子河法院民行团队成功调解兄弟间的多起纠纷,用法治温度化解了亲情矛盾,让反目的兄弟重拾和睦。

徐某1与徐某2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此前,弟弟徐某2一直耕种着哥哥徐某1名下的一块承包地,然而,因种种原因,徐某2未能足额向哥哥支付相应的承包费。此外,徐某1还称曾为弟弟徐某2打工,要求其支付劳务费;同时认为徐某2独自占有父母遗留的房产。这几笔经济账成了兄弟二人心中难以解开的心结,亲情在利益的摩擦下出现了裂痕。徐某1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一并向法院提起三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并未简单一判了之。考虑到案件涉及亲属关系,若单纯作出判决,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让兄弟情谊彻底破裂。法官秉持“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理念,主动联系徐某二人的其他兄弟姐妹及当地村委会,进一步了解诉讼背后的故事。经了解,徐某1此前一直与徐某2共同居住,后因一些生活摩擦,徐某2将徐某1赶走,导致徐某1生活无着落,故其提起诉讼。法官敏锐地意识到,案件的症结在于解决徐某1的住处,并解开其心中的疙瘩。

于是,法官多次前往徐某2家中了解情况,反复与徐某2夫妻二人沟通劝解,并邀请村干部共同参与调解。调解过程中,法官一方面向徐某2释明法律关系,一方面从亲情角度耐心疏导,唤起兄弟二人对过往共同生活的回忆。村委会干部也从乡邻情理出发,劝说双方珍惜手足之情,各退一步化解矛盾。最终,在法官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徐某2同意徐某1返回居住,村委会也主动承担了维修徐某1现居住房屋的责任。三起纠纷一并解决,徐某1向法院撤回2起诉讼,双方就1起纠纷达成调解。

法治不仅有刚性的规则约束,更有柔性的人文关怀。本案的成功调解,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守护了珍贵的亲情关系,彰显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司法智慧。

责任编辑:刘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