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犹如一座巍峨灯塔,照亮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与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近群众心里,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举措,更是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护航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
创新形式,让民法典宣传“接地气”
为了让民法典真正贴近群众生活,城子河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化、趣味化的宣传形式。走进社区、乡村,举办“民法典进大集”活动,将宣传搬进热闹的集市、广场,通过设置专业法律咨询解答员、发放普法手册等方式,让群众在逛街购物、休闲娱乐的同时,轻松学习民法典知识。
融入实践,让民法典落地“见实效”
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不仅要靠宣传,更要将其融入社会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实践。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调解员以民法典为依据,依法依规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物业纠纷等,让群众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感受民法典的权威与温度。例如,在某小区物业纠纷调解中,先行调解人员依据民法典关于物业服务合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促使物业公司与业主达成和解,有效维护了小区和谐稳定。此外,积极推进“法治+网格”建设,向网格员宣传讲解民法典,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向更广泛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实现法律服务“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
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近群众心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城子河法院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深化普法实践,让民法典真正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法治靠山”,让法治信仰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