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城子河法院东海法庭,诉前、诉中、诉后齐发力,绘就人民法庭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5-03-21 09:01:53


近年来,东海法庭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前、诉中、诉后齐发力,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描绘司法为民、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枫景”。


诉前发力,精准解纷前沿阵地。一是聚力共治共享新格局。联合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做好纠纷的预见性调解和全过程辅导,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及时征求当事人对适用调解程序的意见,在其同意的前提下,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送至相关专业化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及时高效解决矛盾;二是深化多元解纷新机制。建立“1+1+N”联动机制,由乡镇综治中心牵头与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形成共建联合调解机制,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专业化水平,实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问题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商事解纷新模式。为从源头减少涉企矛盾纠纷产生,减轻企业诉累,降低衍生诉讼案件的发生,法庭与区工商联共同建立涉民营企业专项调解机制,在区总商会设立“法官工作站”,确定由专业法官指导,规范民营企业领域纠纷委托调解工作,推动与区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工作有效衔接,有效化解涉企矛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诉中发力,积极化解矛盾提升审判质效。一是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东海法庭以“法润民心,聚力天平”为精神罗盘,引领全体干警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将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深植心底,深入推进“五牢记五融合”党建与业务融合实施体系,组织开展“八思八问”研讨,增强人民法庭党建品牌对外辐射能力,强化党建引领审判工作,主动对接辖区乡镇、街道党委,推动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法院审判高质量发展;二是延伸司法触角高效解纷。秉持“如我在诉”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法庭处于为民解纷的第一线,积极发挥调解优势,做出便民承诺,推出“云法庭”、“巡回法庭”等机制,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通过便捷高效的调解手段快速化解矛盾,用法治力量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三是抓实司法为民做好矛盾预防。畅通绿色通道,持续为春耕、秋收等农忙时期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成立涉农案件专业解纷团队,对于土地承包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相关案件,实行快调、快审、快结,同时开展田间地头送法活动,及时帮村民规避涉农案件中的法律风险。

诉后发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一是诉后延伸事心双解。深化以案释法和判后答疑,将调解融入到判后答疑工作中,通过讲清“法理”、讲明“情理”,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通过以案释法、明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合理预判,从而提高调解成功率。同时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为调解工作提供保障,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及时履行,更好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普法宣传滋润民心。开展法治宣传,做实矛盾预防工作,开展“普法进企业”、“送法下村屯、服务三农保春耕”、“沐浴文明新风”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法润童心 快乐暑假”普法宣传活动,针对“预防校园欺凌”进行了宣讲,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孩子们了解各种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公布典型案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普法人数500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三是司法建议“把脉开方”。东海法庭深入落实“抓前段、治未病”理念,通过个案深挖内部问题,结合案件类型及反映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发了有关社会治理的司法建议,通过司法建议“小切口”为农民权益撑起法治盾牌。

东海法庭将持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妥善处理纠纷,高效化解矛盾,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当事人获得感、满意度,以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更佳效果促进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刘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