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需要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给付才能成立合同。
一、民间借贷诉讼时效
一般而言,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是从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如借款协议约定还款日期的,从其约定;若未约定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但债务人在债权人主张还款时明确表示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诉讼时效自债权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算。
二、民间借贷管辖权
有约定从约定,如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等。未约定管辖的,应该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识别合同履行地是重点,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地点为合同履行地。生活中,当事人往往不会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地,这种情况下,合同履行地一般为接受货币的一方所在地。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情形,若案件争议内容为出借人未足额出借,则借款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若案件争议内容为借款人未按时还本付息,则由出借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三、民间借贷证据
1、借条、欠条、借款合同等书面债权凭证。
2、证明双方达成借款合意的短信、微信、电话录音等。
3、银行转账凭证、微信转账、收条等交付借款凭证。
4、催告还款的通知书、短信、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等。
四、民间借贷利息
实践中,往往当事人对于借款利息约定过高或者没有明确约定。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