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党建引领】城子河法院东海法庭坚持党建引领 法护民生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4-07-02 10:41:30


城子河法院东海法庭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特色人民法庭品牌创建活动为契机,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东海法庭庭长马莉娜实地勘察案件现场)

一、坚持党建引领创建枫桥法庭

党建+队伍建设,打造思想引领高地。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法庭现有干警5人,其中党员干警2人,青年理论小组成员2人,东海法庭通过召开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条例讲解、业务培训等,提升干警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年轻干警,通过参加青年理论小组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互学互促,自觉将学习成果融入法庭工作实践,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形式深化社会治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法院铁军。

 

(东海法庭召开部门学习会议)

党建+能动履职,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主动将人民法庭工作融入当地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综治管理中心协同,人民法庭全员进入综治网格管理平台,促进基层纠纷源头预防。探索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四所一庭”联动机制,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优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将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在村屯,避免矛盾上交和激化。今年以来,与综治管理中心协同,进入诉前调解阶段并司法确认结案12件。

二、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法官工作站,在村屯设立法官工作点,同时与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特邀调解员协同,形成基层解纷工作“一张网”司法服务网格体系,将诉讼内与诉讼外双重机制并举并重,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参与诉源治理的合力,积极通过上门走访、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便民服务方式,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成讼”,为“无讼村”建设奠定基础,2023年东海法庭与党委政府共建无讼村屯12个。


 

(东海法庭全员下沉到村屯挂牌法官工作点)


开展专项普法讲座。东海法庭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平安校园建设、乡村振兴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项普法讲座,提高广大群众法律素养,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把“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进校园”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东海法庭开展了“普法进企业”、“送法下村屯、服务三农保春耕”、“沐浴文明新风”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普法人数300余人,取得良好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法庭干警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三、积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造商事解纷新模式。为从源头减少涉企矛盾纠纷产生,减轻企业诉累,降低衍生诉讼案件的发生,从诉源治理着手,我院与区工商联共同建立涉民营企业专项调解机制,在区总商会设立“法官工作站”,确定由专业法官指导,规范民营企业领域纠纷委托调解工作,推动辖区法院与区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工作有效衔接,有效化解涉企矛盾,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多元化解民营企业纠纷模式,获得当事人双方齐心赞许,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与区工商联联合举办专题讲座)

精准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与区工商联联合举办专题讲座,结合“送法进企”活动要求,围绕企业商事活动中,合同的订立、履行、争议解决等环节存在法律风险,结合民法典、相关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帮助企业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提升优质司法服务,增强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参加共谋助力营商环境座谈会,就如何持续聚焦企业创新方面的司法需求,以精准的司法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着力推动司法服务保障提质增效,主动当好企业的“护航者”。

责任编辑:刘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