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 建设幸福平安城子河

  发布时间:2024-05-10 15:37: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颁布施行二周年之际,城子河法院刑事审判干警在主管院领导的带领下,重新温习该部法律,旨在审理案件的同时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相关内容。

《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意义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始终是党和国家的不懈追求。《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不仅是对既有防治有组织犯罪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遏制有组织犯罪滋生,确保扫黑除恶有法可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该法出台意味着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进入全面依法、常态化开展的新阶段,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符合有组织犯罪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有组织犯罪。

什么是“恶势力组织”?

恶势力组织,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什么是“软暴力”行为?

软暴力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知识后,郭继品副院长强调:

一要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做到依法从严惩处黑恶犯罪,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严防黑恶势力渗入基层,防止未成年人遭受侵害,保障涉案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二要坚持贯彻落实“最后一问”。将“是否有涉黑涉恶及保护伞线索向本院提供”作为庭审中的最后一项发问内容,通过个案审理积极发现涉黑涉恶线索。

三要通过所审理的案件,发现行业监管漏洞,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加强与相应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司法建议有回应,做到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责任编辑:刘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