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会遇到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被执行人。
他们“电话不接”
他们“东躲西藏”
他们“远赴大洋彼岸”
他们错误地认为,可以“规避法律”
然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今天,这份强制执行指南,请您查收
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中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执行。换句话说,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债务人未在判决或裁定所确定的期间内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启动执行程序第一步是,申请执行人填写申请执行书,并递交至初审人民法院或者与初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执行请求是否合法适当,当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义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采取强制措施的方式来实现执行。
什么是拒执罪?
拒执罪全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够履行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