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进入城子河区人民法院的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立案庭门口等候立案的人们。立案庭工作人员来到单位后,按下电源插座、开启电脑和打印机,换好法服整理仪表,拉开立案庭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立案庭是当事人到法院办理案件的首先一个环节,任何一件案件都需要经过立案庭的审核。每天早晨有当事人前来咨询立案事宜,也有案件结束了来退诉讼费用,有的当事人要求对案件审结后的程序进行解释。然而,不管当事人如何焦急,案情如何复杂,工作都需要通过工作人员的口一字一句的进行讲解。
立案庭负责接待和审查的是两位年轻的干警,一位书记员王主华,一位代理审判员赵越。王主华在法院工作十个年头有余,已经有几年立案庭的工作经验了。她态度友善,语气缓和,总是能把当事人焦急的心情转为平静,向当事人认真细致的告知立案的相关问题。她立案接待经验丰富,对于案件的管辖、诉讼主体适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案由及各庭分工等问题都十分熟悉。大多数当事人在询问立案事宜时,王主华马上就能解答当事人的疑问。然而立案庭也经常面对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前不久,有一位家住吉林的当事人着急在本地立案,立案工作按照程序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只有完成立案程序之后才能由办案人员对案件进行办理。这位当事人说明自己的情况之后,王主华感受到当事人急迫解决案件的心情,马上简化立案流程,与承办案件业务庭积极沟通,做到当日内将案件转移至审判业务庭,让这位外地的当事人将案情及时向办案人员反映,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这位吉林的当事人回到家乡后,给王主华寄来了他们当地的特产,虽然东西并不贵重,但王主华坚决不收,表示等当事人再来法院的时候要把东西送还给他。这样简化立案程序、为外地当事人和年老行动不便当事人减轻诉累的工作立案庭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这位吉林的当事人案件只是其中的一件。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法院起诉子女不赡养老人,可是赡养费纠纷案件的诉讼费是七十元需要老人缴纳,当王主华得知老人没有收入来源、无钱缴纳诉讼费用时,她主动向领导汇报免去这位老人的诉讼费用,并帮助其书写起诉状准备诉讼材料。这起赡养费纠纷的案件只是众多减、免、缓案件中的一起,2013年城子河法院共为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218,682元共计155件案件。王主华兢兢业业对待立案接待工作,体现在对每一位当事人耐心的接待和对案件细致严格的审查上。王主华在工作之余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2012年全市法院大练兵考核中夺得全市书记员最佳的成绩,得到了院里领导的肯定。
代理审判员赵越是一名进入法院工作3个年头的年轻法官,立案庭的诉前调解工作、再审审查工作和信访工作由她来承担。并且立案庭日常工作中对于需要向立案当事人特别解释、告知或立案存疑的情况也由赵越来接待。在当面对当事人证据明显不足、被告下落不明、诉讼风险大、不属法院受案范围等情况,需要赵越对当事人详细解释说明。由于当事人法律知识的缺失或是理解能力不足,经常一位当事人需要赵越用较长的时间进行接待。往往从法律关系的判断、被告主体适格的问题说明、审理时限的告知到诉讼费用的收取再到诉讼风险的提示,赵越接待到喉咙发干、声音嘶哑也毫无怨言。然而经常接待这些案件当事人,难免遇到当事人不理解、恶言相向,偶尔还有当事人酒后闹事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时,赵越始终遵守法官职业行为规范,不激化矛盾,仍然能够做到语气正常从容处理。诉前调解工作意在快速调停案件、化解双方矛盾,在诉前调解工作中,赵越做到居中调停,认真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遵守法律化解矛盾,每一起诉前调解工作的完成,都凝聚着她的汗水。长期的立案接待工作,磨练了赵越的性格,也让她在工作中快速的成长。赵越在工作之余细心研究新修法律规定,撰写论文,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学习中提高水平。
负责立案收取诉讼费和案件信息录入工作的是一位由学校分流到法院的人民教师刘正辉。来到城子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后,刘正辉仍保持着作为人民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面对她生疏的法院工作,刘正辉同志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用最快的时间承担起了诉讼费用的收取和案件信息录入的工作。每一起案件的诉讼费收取和退费,每一起案件录入电脑流程,都是刘正辉对工作勤勤恳恳的付出。立案庭的工作性质要求接待人员坚守岗位,刘正辉坚守岗位、从不无故请假,这一位年长的大姐树立了工作的榜样,带动了立案庭整体的工作氛围。
城子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常年面临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三位普普通通干警的勤恳付出,配合庭长吴楷推动了立案庭集体工作的开展,而立案庭也只是城子河法院若干庭科之中普通的一个。城子河区人民法院每一位干警无私的付出,守住了一方的安宁,维护着一方的公平。
当送走最后一位当事人,换下法服,关掉电脑切断电源,锁上立案大庭那厚重的大门,立案庭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如果时间可以用沙漏中粒粒的细沙来体现,那么立案庭的工作似乎可以用一叠一叠的诉讼材料来堆积。不管时光流转,容颜变老,门上那金色的“立案大厅”四个大字必将坚守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