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一位“80后”年轻法官,也是一位扎根民事审判多年的“老法官”,她把小小的人民法庭当成人生大舞台,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基层这片土地上。她就是现任鸡西市城子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隋巍巍。
“案多人少”是现在法院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法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隋巍巍同志初入法院工作时,正值东海法庭缺人之际,她主动请缨去东海法庭办理案件。因为她知道只有懂得了人民疾苦,才能体会到审判之于法官,不是权力,而是责任,是照进老百姓生活的一道光亮。在人民法庭每天和老百姓面对面,看似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隋巍巍同志干得却是有滋有味,她每天琢磨的都是案子,研究得都是法条,就连看新闻报道,都在想怎么能对办案有帮助。

为落实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推动我院审判质效驶上“快车道”,让当事人坐上“诉讼高铁”,院里决定按标准组建两个速裁团队。经过综合判断、全面考量、党组研究后,确定隋巍巍同志为速裁团队的负责人。速裁案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快”,速裁的意义就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隋巍巍同志带领着书记员每天演绎着法院版本的“速度与激情”。她见过了太多在法庭上争得面红耳赤的父与子,夫与妻,朋友与伙伴。慢慢地,她发现审理这类掺杂着情感的案子,除了法律是非之外,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往往比案件的审理结果更重要。“坐在审判席上,我是法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司法,依法裁判。而走下审判席,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可以跟当事人聊聊家长里短,表达我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感受,或者交流解决问题的心态与方法。”
隋巍巍同志也是一位平凡、独立又坚强的母亲,下个月即将临盆的她依然每天准时上下班,作为一个高龄产妇在怀孕初期,她的妊娠反应极大,但她没有一天将自己看做是孕妇,生动诠释了“拼命三郎”一词。早上8:20,她准时来到办公室,厚厚的卷宗赫然摞在办公桌上,她查阅卷宗、接待当事人、开庭、写判决,忙碌了一整天,怀孕的辛苦让她直不起腰来,变得肿胀的双腿,变得不便的身体,但也丝毫不影响她工作起来的认真劲,她依旧坚守在岗位上,肩负起她作为法官的职责与使命。
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显担当。2022年2月19日鸡西市鸡东县突发疫情,隋巍巍同志虽身怀六甲,但仍反应迅速、思路清晰,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工作,明确人员分工,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隋巍巍同志自2月19日晚上十点开始向立案庭全体干警传达各项通知,直到2月20日凌晨一点半才入睡,早五点又再次督促干警,确保立案庭所包保的城子河区永丰乡新兴村全员核酸检测能够顺利进行。在2020年初突然爆发疫情的时候,隋巍巍同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主动参与到卡点的防疫工作中,这次虽因怀孕不能下沉社区,但她用别样的方式坚守岗位,及时告知诉讼服务中心的12368接线员、信访接待员、导诉员一定做好沟通解答工作,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对外公布,力求在疫情期间保持诉讼服务渠道畅通。
一方桌案,一台电脑,她带领书记员埋首卷宗,查事实、解难题;一颗热心,一份情怀,她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在法律和情理间端稳天平,说的都是信服话,做的都是调纷止争的事。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她将继续带着“为民”的火种,向弱势群体传递力量。只争朝夕,争当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不负韶华,勇做民事审判之路的追梦人。